水务稿件编写体例格式要求
一、体例要求
1.标题采用章节式体系
【示例】
题名(章题,居中排,不串文)
1.1边题(边题,靠边,不串文)
1.1.1边题(边题,靠边,不串文)
1.1.1.1边题(边题,靠边,不串文)
1.边题(靠边,不串文)
(1)(2)(3)(可串文)。
1) 2) 3) (可串文)。
a.……(可串文)。
a) (可串文)。
行文中又分点叙述时,用圈码①、②、③接排行文。
注意各级标题的对仗、涵盖关系,标题不宜过长,应尽量简明、扼要。各章节篇幅长短的设置应尽量统一,差别不宜过于悬殊。
二、格式
1. 标点符号的句号、问号、逗号、顿号、分号、冒号、间隔号、波浪线(~)、连接号(一字线),各占一格;前、后引号,前、后括号,前、后书名号,各占一格;破折号、省略号,各占两格。表中重复的文字,要完整地写出,不用“〃”或“々”等代用符号,不写成“同上”、“同左”。
2. 公式、图、表均以章为单位编序,采用二级编码。如图1-1;表2-2;式(3-3)……;如果是丛书,每卷各自按章单独统一编序。
3. 公式的排列应注意以下几点:
(1)公式一般应专行居中排列。如有几个并列的公式,前空四格齐头排列。公式后均不用标点符号。
(2)较长的公式需转行时,一般宜在等号处(化学式在箭号处)转行,也可酌情在运算符号连接的两项之间处转行,运算符号写在上行等号之下的右边。
(3)公式序号用圆括号括起,放在公式右边同一行的行末。几个公式共用一个序号时,在式后用一个大括号的后半部分“}”括起,公式序号写在大括号的中部行末。正文中引用公式序号时,要准确无误,用式(1-1)、式(1-2) 的写法,不用(1-1)式、(1-2)式或其他方法。
(4)公式中计量单位的书写,对简短的公式,计量单位符号写在最后运算结果或物理量符号的后边,用逗号隔开。如:P=m/V,kg/m3。公式下如有符号说明,则在符号说明后加一逗号,再写计量单位符号。
(5)公式下边符号说明的“式中”两字顶格写,后面用冒号,然后接写符号说明。一般情况,为了节省版面,统一采用接排式,而不用并列式;如果全书规模不大,为了撑版面,也可采用分列式。
示例:
(6)如公式符号说明中又有公式,而该公式又有符号需要说明的,可以将有关的公式先全部列出,再对所有公式中的符号按出现的先后次序统一逐个说明。
示例:
(7)公式中的分数线要写得明确,繁分数要注意分数线的长短。主分数线稍长些,要与等号对齐。指数为分数时,一定要书写清楚。
4. 插图应注意以下规定:
(1)图字(图中文字)力求简明扼要,并与释文中叙述文字相呼应。文字较多时,应用序号代替,并在图注中注明。外文字母、数字、符号等,要求与文稿一致。
(2)同一图有几个分图的,按(a)、(b)、(c)、…编分图号。
(3)一般应先见文,后见图,要求图文合一,形式见示例。
示例:
(a)×××(分图名) (b)×××(分图名)
图2-1 ××××××(图名称)
5. 表格应注意以下规定:
(1)表中内容应与叙述文字内容相呼应。表中不要列无关的项目。
(2)表格应给出表名。表的序号写在表格的左上方,表名在表的上方居中书写。
(3)表格较长,一页稿纸写不完的,则在下页稿纸上续写。续表要重新写出同一表头,并在续表的右上方写“续表×-×”,不必再写表名。
(4)表名所表示的内容的数据为同一计量单位时,单位注在表名之后,表的右上角。如表内各栏计量单位不同,则将单位分别列入表头的各栏中,写在量的名称之后,以斜线“/”隔开。
(5)表格中的叙述文字可以空一格起行,转行时顶格。表内各栏的行、列,相应的数据对应位数要对齐。表中无数字或文字的,一律空白,不应打横道。表内数字或文字有重复时,应照写文字或数字,勿用“同上”、“同左”或“〃”等表示,以便于对表格进行查用。
(6)表内一段文字结束,一律不加标点。表号、表名后及表头内项目名称后,不使用标点。
(7)表的名词短语、数据需作注释时,用“呼应注”。呼应注用圈码表示,写在所需注释出的右上角,在表的下方空两格写上相应的圈码,后边接着写注文,转行时与注文开始处对齐。
如对整个表加注说明,应在表的下方空两格写“注”,紧接着写序码及注文。序码自1开始,顺次为2,3,…每条注均应另起行。注文转行时与注文开始处对齐。
示例:
表1-1 中国华北平原地区地下水临界深度表 单位:cm
地下水矿化度① /(g/L) |
砂壤、轻壤 |
中壤 |
黏质土(包括土层上部夹有厚黏土层的情况) |
<2 |
160~190 |
140~170 |
100~120 |
2~5 |
190~220 |
170~200 |
120~140 |
… |
|
|
|
注 1.……。
2.……。
① ……。
三、名词、术语
名词、术语要求全书统一,并力求标准化。当同一内容的名词、术语有几种表达方式时,应由编委会研究解决,原则上以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所使用者为准,并尽量符合现有的规程、规范。应严格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最新公布的、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各类学科的“名词”。相关情况可登录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网站,网址为:www.term.gov.cn。外国专有名称在释文中首次出现时,应附原文和简称。例如:“美国垦务局(United States Bureauof Reclamation,USBR)”、“美国大坝委员会(United States Committeeon Large Dams,USCOLD)”。在同一条目中再次出现时应用中文。有外文简称的,可以使用外文简称。
四、参考文献
2015年12月1日,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》(GB/T 7714—2015)。这一标准规定了各个学科、各种类型出版物的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、著录顺序、著录用的符号、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法。具体格式参照示例。
示例:
文献类型标志如下:普通图书M,会议录C,汇编G,报纸N,期刊J,学位论文D,报告R,标准S,专利P,数据库DB,计算机程序CP,电子公告EB。会议录包括座谈会、研讨会、学术年会等会议的文集;汇编包括多著者或个人著者的论文集,也可标注为M。
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志如下:磁带MT,磁盘DK,光盘CD,联机网络OL。
五、外文字母的用法
1.外文斜体字母的用法见表1。
2.外文正体字母的用法见表2。
六、符号、单位、数字的使用
(一)标点符号及其他符号
标点符号的使用,应符合国家标准《标点符号用法》(GB/T 15834—2011)。其他符号的使用,参见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《作译审编校须知》。
(二)计量单位
1.书稿中的计量单位应采用法定计量单位(简称法定单位)。应符合国家标准《量和单位》和行业标准《水利水电量和单位》(SL 2—2014)。可参见《作译审编校须知》。
2.表格及插图中,使用单位符号,不使用单位名称和单位中文符号。叙述性文字中,优先使用单位符号。必要时,可使用单位名称,但不可使用单位中文符号。如:流量为11400m3/s,不可写作流量11400 米3/ 秒。
3.两个物理量(量值加单位) 在表示范围时,两个量值用波浪线“~” 连接后使用一个计量单位,如:应写作800 ~ 1500m3/s,而不可写作800 m3/s~ 1500m3/s。
4.重量与力是同类量,符号为W(或P,G),单位为牛[顿](N),按照习惯在必要时可用于表示质量,但是,最好不这样用。
5.土地面积单位使用公顷,单位符号为hm2,不用ha。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,一般情况下不使用。
(三)数字
1.数字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《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》(GB/T 15835),应符合行业标准《水利水电量和单位》(SL2.1)中的有关规定。
2.以下情况应使用阿拉伯数字:
(1)统计表中的数值,如:正负整数、小数、百分数、分数、比例。
(2)物理量量值,如150m3/s,200kg。
(3)公元世纪、年代,年、月、日和时、分、秒。如:20世纪90年代,1999年10月1日,9时3分40秒。
(4)引文标注中版次、卷次、页码。古籍可例外,应与所据版本一致。
(5)非物理量量值。如21.35元,480人。
(6)插图号、表序号、公式序号。
(7)当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混用时,要顾及上下行文的协调一致。
3.以下情况应使用汉字数字
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;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;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。如:丙寅年十月十五日,正月初三,秦文公四十四年(公元前722年),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(1964年10月1日)。
4.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,在表示数值的范围时,使用波浪线“~”。如:150~200 km,-15 ~ 30 ℃,2500 ~ 3000 元。
5.两个百分数表示范围时,要使用两个百分号,如15% ~ 20%,不可写成15~20%。
6.专业性科技出版物上的多位数字,应从小数点算起,每三位留空半个数码位置,不采用传统的以千位撇“,” 分节的办法,如3800000 应写成3 800 000,亦或可写成380万,而不要写成3,800,000。
七、插图
插图分彩色图与黑白图两种。彩色图包括彩色照片和彩色绘制图;黑白图包括黑白照片和墨线绘制图。所有插图均由撰稿人提供初稿。为使其符合出版要求,特作如下规定:
1.彩色照片图均作彩色插页,最好提供精美、清晰、有观赏价值和学科知识的彩色照片或数码照片,若提供数码照片,须符合出版印刷要求,清晰度应不低于300dpi。
2.黑白照片的主要部分和主题轮廓应清晰、明显、突出、反差大,不应有杂乱的背景或与主题无关的人物活动场面。不易辨明上下位置的照片,应在照片的背面标明上下方向。
3.彩色绘制图除应绘制精确的底图外(分单色绘图),还应附有着色的图样。
4.黑白图,分立体图和工程图。撰稿人须提供清晰、准确无误的底图。
(1)立体图(透视图)应按投光原理用线条画出物体轮廓。物体的受光面与阴影面用线条或点的稀密表示,不要画成写生画或水彩画。注意彩图线条的区别标志。
(2)工程图(平面、剖面图)的线条必须清晰、主次分明,图中结构复杂的次要部分,可用简化画法或用符号代替的方法。工程施工图和机械安装图一般不作为插图选用。
5.制图要符合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。没有规定的,应以习惯画法为准。示意性的插图,只要不会引起读者误解的,允许采用省略画法。
6.全国地图或涉及国界的区域图,应尽可能采用其他方式说明,避免用地图。必须采用时,应按照自然资源部网站上公布的地图下载,由具备测绘资质单位的专业人员绘制,并且在图书出版前,必须经自然资源部审查批复方能使用。
八、交定稿要求
1.全书复审修改定稿后,向出版社统一交打印稿一份(并附电子版)。建议采用A4规格白纸,正文用小4号宋体字,以利于编辑加工和校对修改。
2.书稿从正文第一章开始顺序编码,正文前的序、前言、目录等内容要单独编码;从每章另起面打印,要求交稿时单面打印。
3.打印原稿上如有修改,作者用黑色或蓝色笔修改,而不要用铅笔改动,铅笔只限于在文中作标注说明时用。
4.定稿要求“齐、清、定”,即稿件齐全,完整无缺;文稿、图稿清楚并准确无误;防止有大量修改。其中,定稿的基本要求是五个“连续”、六个“统一”、七个“对应”:
(1)五个连续:章(节)序号、表号、图号、公式号、页码要连续;
(2)六个统一:格式、层次、名词术语、符号、代号、计量单位要统一;
(3)七个对应:目录与正文标题、标题与内容、文与图、文与表、呼应注与注释内容、图中标号与图注、书中前后内容要对应,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前后矛盾。
九、常见差错示例
水利水电科技书稿中的常见差错见表3,常见异形词见表4。
十、编写样式综合示例
第二章 循环水蒸发冷却基本理论
第一节 水蒸发冷却原理
一、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
(一)布置的原则
1.设计方法
(1)水与空气的接触散热。即靠导热和对流来传热,该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。可表示为
d1α=α(T-θ)d2 (2-1)
式中:α为接触传热系数,kJ/(m2·h·℃);T为水体的温度,℃;θ为空气的温度,℃;d2为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,m2。
(2)水的表面蒸发。即部分水变为水蒸气进入空气中,带走水中的热量。可表示为
d1β=γd3 (2-2)
式中:γ为水的汽化热,kJ/kg;d3为水的蒸发量,kg/h。……
注意:物理量用斜体,计量单位用正体。
不同湿度计的A取值见表2-1。
表2-1 不同湿度计的A取值
序号 |
湿度计类型 |
通风方式 |
通过感温元件 风速/(m/s) |
A/(10/℃) |
1 |
标准百叶箱通风干湿表 |
机械 |
3.5 |
0.667 |
2 |
阿斯曼通风干湿表 |
机械 |
2.5 |
0.662 |
3 |
百叶箱球状干湿表 |
自然 |
0.4 |
0.857 |
4 |
百叶箱柱状干湿表 |
自然 |
0.4 |
0.815 |
5 |
百叶箱球状干湿表 阿费古斯特湿度计 |
自然 |
0.8 |
0.797 |